本文共 82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可见性修饰符,通常用来限定类成员的可见性,有时也称为可访问性修饰符。主要的修饰符包括 private
、protected
和 public
,而 default
作为没有明确使用时的默认修饰符,也在相关内容中具有特殊含义。
在可见性修饰符中,private
、protected
和 default
属于可见性递增的概念,而 public
则与其他修饰符不同。其中,private
和 protected
只能用于类成员的修饰,而 public
和 default
既可以用于类成员,也可以用于类本身。这种区别对于理解相同层级的可见性修饰符至关重要。
在Java中,类成员的可见性取决于修饰符的选择。不同修饰符在同一类内或跨包的环境中表现各异:
修饰符 | 同一类可访问 | 同一包可访问 | 子类可访问(不同包) | 不同包直接访问 |
---|---|---|---|---|
public | 可 | 可 | 可 | 可 |
protected | 可 | 可 | 可 | 不可(需明确引用) |
default | 可 | 可 | 不可(默认行为) | 不可(需明确引用) |
private | 可 | 不可(需引用) | 不可(需引用) | 不可 |
通过修饰符的不同组合,可以实现对类成员的细粒度控制。public
的作用最大,因为它允许任何位置访问。protected
则允许在子类中或在同一包中访问,而 private
则最大程度地限制访问,只在同一类或通过包访问。
每种修饰符都有明确的限定范围:
private
:限定在类内部,不可从包外或其他类访问。default
:默认行为,通常在未明确指定修饰符时具有一定的可见范围。protected
:允许在包内或所有子类中访问。public
:无限制,允许任何类和包访问。这种区别是理解封装和信息隐藏机制的关键。不同的修饰符根据其限定范围,允许开发者在不同层面上对类成员进行访问控制。
转载地址:http://kmzqz.baihongyu.com/